首页> 信访广角 > 他山之石

【“枫桥经验”新实践】江苏宿迁:“广场夜谈”“小板凳议事会”“解忧茶话会”成“风景”

时间:2021-09-1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被列入“十四五”发展目标。

  记者近期在江苏宿迁市调研发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与不断巩固基层民主建设密不可分。各地在扎实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聚焦民生“小事”,协同并进做好基层民主“大文章”,涌现出沭阳“广场夜谈”、泗阳“小板凳议事会”、泗洪“解忧茶话会”等一批改革范例,进而形成“宿迁风景”,书写创新基层治理的“宿迁答卷”。

  “广场夜谈”搭起干群“连心桥”

  “路灯坏了,自来水管道漏水,一直没修好。”“电缆线落地有安全隐患。”“窨井盖被大车压坏了,晚上行路十分危险。”村干部站着,群众坐着,现场摆问题、问措施、议对策,当面锣对面鼓,给干部“说说事”,有时“辣味”十足。

  这是宿迁市沭阳县创新开展的“广场夜谈”,让镇村干部“沉下去”直面群众需求,强化“一线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沭阳县桑墟镇2018年4月启动“广场夜谈”,除了村干部述职,镇党委书记也到现场。对老百姓的问题,村干部要一一回答,给出解决方案。村里解决不了的,现场的镇干部表明态度,承诺解决期限。最后,镇党委书记做总体点评。

  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若鸣说,起初担心老百姓不感兴趣,没想到村民很踊跃,有的镇村干部还被问得下不来台。后来,群众的批评类、诉求类问题渐少,表扬类、愿景类发言渐多。从“你们村干部”到“我们书记”,从骂干部到商量着办甚至表扬,从欲大打出手到给村干部递板凳,变化很大,如今群众信访投诉量明显减少。

  “镇干部注重布置检查,村组干部负责应付造假”顽疾得到解决。不少群众提出要重视赌博问题,桑墟镇顺势实施“无赌工程”。群众反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该镇开展“净风工程”。数据显示,开展“广场夜谈”活动以来,累计3万余名群众参与,“广场夜谈”问题化解率达到近90%,邻里纠纷类问题日均报警量下降约60%,有效构建了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

  姜若鸣表示,像这样的“广场夜谈”,已在沭阳全县一些村居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新一轮“广场夜谈”根据各村矛盾集中情况分小组、就近选场地举行,全力做好防疫保障工作。同时,创新打造“网上广场”,分别建立村组群众微信群,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每群必加,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创新推出“公开听证”调解模式,聚力实现矛盾不上交。

  “解忧茶话会”化解“急难愁盼”

  泗洪县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创新实施“解忧茶话会”“乡贤小法庭”“党群面对面”“问计老支书”等微举措,初步探索出一条创新基层治理的新路。

  夏日傍晚,石集乡将老党员王德贵家小院子作为议事阵地,借当地百姓聚集唠嗑的时机组织开展“解忧茶话会”,当地村组干部、群众代表、“红娘”“大支”(支客)等20余人参与。在场群众打开了“话匣子”,对高额彩礼、小区配套不足、邻里纠纷多等问题“一吐为快”。本次茶话会活动共征集意见诉求20余条,现场帮助解决“小”事、“烦”事10余件。“下一步我们还将利用群众碎片时间开展‘微发言’,交流‘微心愿’。”石集乡党委书记赵凤波说。

  归仁镇把党史学习教育同社会治理相结合,围绕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创新打造“乡贤小法庭”,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该镇各村居成立一支“小法庭”审判组,由村党支部书记、调解员、网格员、镇下派指导人员、派出所片警、法律顾问6类人员组成,同时其他村居干部、乡贤代表、网格员、群众代表4类人员组成“陪审团”。

  通过分析双方诉求、实地指正查看、设立广场“小法庭”、邀请群众参与等流程,以“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进行现场调解,实现“零成本”化解矛盾纠纷、现场普法宣传,逐步形成党委总抓引领、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今年以来,该镇利用乡贤“小法庭”共调处矛盾纠纷约百件,涉及金额逾230万元,惠及群众300余人。

  四方桌一摆,长条凳一放,干部群众“面对面”,敞开心扉听意见。泗洪县把“党群面对面”活动会场搬到广场上、村庄内、渔船里、农户家,邀请群众当“面试官”,和群众零距离“唠家常”,听意见解难题。还对反映问题的解决成效进行“回头看”,现场请群众“阅卷”打分。

  泗洪县上塘镇党委书记蒋朝辉表示,“作为江苏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上塘始终勇立时代潮头、走在改革前列,不断书写‘春到上塘’的新篇章。我们加强党建引领,打通联系服务群众‘中梗阻’,不仅要走到群众身边,更要走到群众心里。”问有答,疑必释,村民反映,这个活动给了说掏心窝子话的机会。话说开了,也就没有怨气了。

  5月中旬以来,泗洪县金锁镇开展“百年党史有你奉献——你好,老支书”走访活动,入户走访慰问辖区范围内96名老支书。截至目前,金锁镇共收集老支书们对地方发展的意见及建议逾百条。金锁镇党委书记刘献表示,镇里列出“为民办实事工程”实施计划表,推进“马上办、限时办、长效办”,逐条落细、落实。

  小板凳上听民声,“民情日”纾民困

  泗阳县通过“板凳会”“民情日”“小村说事日”等活动,倾听民声民意。同时,发放群众需求调查表方便“点单”,以“你点我供”的“菜单式”服务,多办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

  摆上几个小板凳,泗阳县穿城镇颜圩村村民就围坐在村党支部书记颜晓舟家的院子前。

  村民刘翠荣说,老年人在家也是闲着,想就近找点活干。颜晓舟答复,村里有菊花产业,菊花种植管理周期长,需要大量帮工,工作离家近、收入稳定。村里也会进行菊花种植技术培训,还引进了香皂包装厂和木材加工厂,如今已带动20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小马扎上听民声。“这样问民情的法子既能和大家伙儿聚起唠家常,还能快速了解民情民意,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穿城镇副镇长陈文龙介绍,该镇列出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民生实事近20件,全部由镇领导班子主动认领,并明确具体要求和完成时限。

  爱园镇幸福村创新开展“小板凳议事会”,聘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兼职议事员,使得村里千头万绪大小事一一找到“落脚处”,比如村民关注的河道疏浚不及时担心庄稼受影响问题,以及公共空间治理、农村危房改善、土地流转租金发放等问题,均得到解决。村民李金虎说,“搬个小板凳,村里的事情一起坐下来商量着办,感觉很好。”

  泗阳县委书记马伟表示,“开门”找问题,想方设法帮助村民化解难题,这是“小板凳议事会”的精神核心。通过议事会的不断展开,更多的难题会被解决,更多的意见会被采纳,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记者走访看到,宿迁各地还开展“长廊夜谈”“庭院议事”“广场问政”“乡贤议事会”等活动,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汇民智、解民忧。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的地方还借助“急难愁盼”微信平台为群众处理各类急事。从重点突破到协同并进,宿迁各地创新基层治理蔚然成风,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夯实了县域治理的稳固根基。

责任编辑:宋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