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重点工作

【信访工作法治化】南乐县加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 推动预防法治化提质增效

时间:2025-08-28 来源:

  今年以来,南乐县深入推进预防法治化,持续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以源头防范化解为着力点,将大批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全县信访工作质效不断提升。

一、坚持“一线处访”,拧紧源头治理“责任链”。建立健全县、乡、村信访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三级书记”抓信访责任,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分析研判形势,研究重大事项,协调解决突出问题,部署信访工作任务。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工作要求,坚持党政主要领导每周一上午AB角接访,压实领导干部信访工作责任。用活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信访渠道关口前移、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

  县城某小区由于开发企业倒闭,缺少购房合同、发票等,多年不能办理不动产证,影响孩子就近入学。业主们到县信访局反映问题,县委书记邵平接待了来访群众并亲自分包案件,成立工作专班,多次组织县住建、自然资源、信访、街道等单位进行会商协调,全力推进办证进度,共同为业主排忧解难。经多方努力,信访人终于拿到了房产证,困扰业主多年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今年以来,县级领导干部共接访271批1497人次,推动解决信访问题243件,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二、打造“一个平台”,吹响源头治理“动员哨”。坚持做实做强县、乡综治中心。在县综治中心,设立引导、接访、调解三个功能区块,集中公、检、法、司、信访、人社等部门工作人员常驻中心办公,形成“政法统筹、信访打头、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的全链条化解机制,实现矛盾纠纷联调、服务管理联动。在乡镇综治中心,集中信访接待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专职调解员力量,统筹党员、网格员、信息员、辖区民警等各方力量,全力排查化解风险隐患,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部分业主反映,小区电梯经常停电、路灯不明,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人身安全。经调查,一些小区为“问题楼盘”,延期交房多年,基础设施不完善,交房后部分业主不愿缴纳物业费,开发企业无钱垫付,夏季用电高峰期问题突出。县信访局和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主动邀请业主代表面对面交流、讲明事实,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开发商,督促筹措资金、履行合同,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在多部门共同努力下,仅用3天就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问题。今年以来,县综治中心新成立婚姻家事纠纷、教育医疗纠纷、住房物业纠纷、经济纠纷、农村产权纠纷、诉讼调解6个专门调解委员会,汇聚多元解纷强大合力。

三、建强“一支队伍”,织密源头治理“联动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优化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资源,推动信访与调解有机联动,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加入到调解队伍,在全县范围内涌现出了“武会琦调解室”“巾帼调解志愿服务队”“五老协会”“小马扎工作法”等一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品牌,直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实打实解决问题。

  今年7月,20余名农民工到县上访,反映城关镇某工业园拖欠工资32万元。县信访局将信访事项转交调解室进行调解,调解员武会琦接到案件后,主动与双方对接调处。他紧扣“法理线”与“情理线”,面对欠款方,精准释法,详细讲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中关于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指出违约后果;面对农民工群体,他又引用“武联防”的故事,讲述邻里互助、守信重诺的传统,引导大家理性维权。经过十多次调解,终于促成双方达成协议。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20起,其中调解960件,到县集体访量下降30%。

四、夯实“一个基础”,增强源头治理“驱动力”。坚持把法治宣传作为推进源头治理的基础手段,强化干部群众双向规范。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信访业务规范化评查,强化对乡镇(街道)、职能部门信访专干的培训。深入开展《信访工作条例》、信访工作法治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个人诉求,强化对信访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置。

  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进党校”宣讲1次,“信访业务大讲堂”3期,进一步提升基层信访干部综合业务能力;公安机关依法处置信访活动中的违法行为5起,推动信访秩序持续向好。

责任编辑:宋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