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访广角 > 信访之窗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新乡市红旗区: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时间:2025-03-31 来源:

新乡市红旗区

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归属。

  近年来,新乡市红旗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聚焦“四高四争先”,着力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强治理,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实现三级综治中心上下贯通、一体化运行,让群众“最多跑一地” 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有效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红旗区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5025批次,提供法律咨询1189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86件。

  一个中心,构建“一站解纷”模式

  “过去,群众遇到纠纷常常要跑多个部门,现在,综治中心实现了‘多跑腿’变为‘跑一次’,‘进一扇门、解万般事’。”不仅节省时间和精力,还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红旗区综治中心主任赵明说。

  红旗区坚持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按照“10+N”模式,聚集多方力量,整合入驻公共法律服务、信息接待、诉讼服务、检察服务、诉前调解等10个工作平台,由司法、信访、人社等12家单位常驻办公,教育体育、市场监管等12家单位轮驻接待。实现“驻进来”到“联起来”,做到一站式集成办理、全流程闭环保障。积极创新矛盾化解机制,探索建立了以“一中心”集成、“一站式”办理和“一体化”联动为主要内容的“111”一站式化解纠纷模式。

图片

  此外,综治中心按照“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原则,建立“两多两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制定接诉即办、工作例会、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心理疏导、激励管理、跟踪落实七项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流程,将受理的各类矛盾纠纷纳入法治轨道,实行全周期管理,持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

  “拖了快半年的纠纷竟然不到20天就解决了!让我们客商扎根新乡很有信心!”一名来自浙江的客商告诉记者,2024年11月底,他与郑州某开发商,因在红旗区投资开发的标准化园区中的厂房纠纷发生冲突。

  为快速有效化解此纠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综治中心按照一案一专班机制,迅速成立了由金牌调解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组成的调解专班。调解团队与双方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各自的诉求和担忧。通过现场充分的沟通调解,仅用20多天时间,双方顺利达成调解协议,并经过红旗区法院进行了司法确认。

  一股合力,解锁多元解纷密码

  张先生与李女士协议离婚,约定各抚养一个儿子。但张先生对小儿子小宇(化名)抚养不力。小宇希望跟随妈妈生活,李女士决定为儿子争取更适宜的成长条件,但张先生拒绝变更抚养权。无奈之下,李女士拨打了区妇联维权电话,寻求外界的帮助与支持。

  “这起纠纷不仅关乎两个成年人的意愿,更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接到区妇联转来的调解请求后,红旗区司法局主任科员、调委会主任牛秀丽深感责任重大。

  为全面、客观地了解情况,她带着调解员多次深入调查,在一次又一次推心置腹地交谈中,张先生的态度逐渐缓和。牛秀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不断强化张先生对孩子真正需求的认知。在调解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张先生同意将小儿子小宇的抚养权变更给李女士,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最终没有什么纠纷是解不开的”。牛秀丽说。

图片

  红旗区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培育“牛姐工作室”“红昌说事”等32家个人品牌调解室,打造创新、富强、共享、美丽、平安“五面红旗”的“12345”治理路径,推行“1134”社区工作法,开展“法律服务扫街,普法宣传摆摊”活动,积极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

  在此基础上,红旗区还成立了“阳光调解会”,整合全区各镇(街道)品牌调解室、派出所、司法所及区直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坚持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有机统一,特别规定由区法院诉前调解中心主任、区检察院相关事件员额检察官参会,全力做好联合化解。同时,集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专家、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一系列社会调解力量,组建300余人的矛调专家库,针对全区疑难矛盾纠纷,邀请调解监督员、志愿者和群众代表参加,真正实现联合用力。

  一面旗帜,激活基层治理“末梢”

  “物业纠纷找老田,他一调准成。”在红旗区,不少类似纠纷到了调解员田文生手里没有调解不成的。

  在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中,原告物业诉被告业主,自2014年以来拒绝签订收房手续并拖欠物业费,而业主辩称因房屋面积比合同约定面积缩水12平方米,曾向地产公司提出退房,经协商后获得10万元退款承诺,但退款未落实,因此拒绝签订收房手续并拒交物业费。

  “解铃还须系铃人”田文生说。经过研判,他制定详细的调解预案,又与地产商、住建局、社区等多方协调交涉,地产公司最终将拖延已久的购房款履行到位,并与住建局协调解决了业主办理房产证的后顾之忧。最终双方的纠纷得以化解。

图片

  红旗区坚持“四治”融合,大力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管理模式,探索打造“党建一核引领,有地办事、有地说事两个平台,构建区级、镇(办)、村(社区)三级治理体系和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以规范管理促高效治理。充分发挥村(社区)主任、民警辅警、网格员、志愿者等人员力量,统筹多个服务事项,打造上下协同、群防群控、城乡一体的全科网格平台,将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与此同时,综治中心还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站点问政”“长廊议事”,利用政协委员之家“有事好商量”平台,动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试点推进“社区居民会客厅”建设,实行“家庭化”“客厅式”服务模式,提供面对面交流的多功能服务空间;179个有主小区建立“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协商服务架构;无主庭院创新“四有两保”模式。建立“红旗e岗通议事厅”,搭建起线上线下联通的议事平台,破解部分社区“无人管事、无地说事、无章理事”难题。

  一个平台,增强细“治”入微势能

  “通过视频影像叠加无人机空中巡航巡查,我们实现了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在综治中心,一面大屏幕展现着红旗区社会治理各项数据的变化。

  近年来,红旗区坚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优化基层治理主抓手,推动信息技术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集成化建成5G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搭建智能化运行服务大厅,打造“办事”平台,提供“一窗式”高效服务。打通市综治网格化信息平台、110报警平台、打通12345市民热线、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等平台,确保矛盾纠纷实时流转、实质化解。将民众的民生问题解决在投诉之前,将居民群众的困难难题解决在“开口”之前。

图片

  在此基础上,红旗区实战化运作社会治理综合平台,整合城管、消防、环保、应急、交通、卫健等各领域信息,推进信息一网掌握。融合“线上+线下”服务,全面加强对辖区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形势的动态监测、分析研判和及时处置,提高了社会治理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预见性。2024年6月该平台运行以来,累计汇集各类民生诉求56900余件,办结率99.4%,群众满意率96.8%。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夯实社会治理根基、提升群众安全感的重要之举。红旗区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推动矛盾纠纷在‘最多跑一地’中实质化解,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全力打造‘幸福红旗’‘首善之区’。”红旗区委书记刘宏锋表示。

  来源:文/河南法治报 记者 穆智明孙梦飞图/新乡市红旗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宋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