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听到电影《甜蜜的事业》主题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首歌,人们心中就像真的洒满阳光,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表达出人们对阳光生活的强烈渴望。而在信访工作领域,几十年来信访群众无时无刻不在渴望阳光信访,渴望少跑腿、多办事、快办事,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信访成本。国家信访局把阳光信访作为2016年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张春香副秘书长也多次要求加快推进“五个网上”和“9+1”阳光信访工程(即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将窗口接访、领导约访、联合处访、网络调访、数据研访、督查巡访、复核息访、群众评访、智能回访等通过1个手机终端联通到“1张”网上),让信访工作全程晒在阳光下,提升公信力。因此,打造阳光信访新模式,成为信访工作新的时代课题和政治责任。下面,我结合阳光的特性,谈一下对阳光信访工作的想法。
首先,阳光普照大地,无色透明,抓阳光信访就要按照全覆盖无遗漏和公开透明的原则抓好平台建设。
一是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平台要实现“三个全覆盖”。即实现来信、来访、网上投诉所有信访形式的全覆盖,受理办理、复查复核、督查督办、统计分析、考核评估等整个业务流程全覆盖,对各级信访部门、有权处理机关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业务连通全覆盖。
二是手机平台要建成功能齐全的“两微一端”平台,即微信、微博和手机客户端。微信重在咨询,公开法规政策、经典案例、群众查询评价等;微博重在宣传,定期晒一晒信访工作经验做法、最美信访干部;手机客户端重在办理,群众无论在家还是外出都可以通过手机反映诉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高效快捷地处理信访事项。
三是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开通在线信访指引、律师咨询、留言互动等栏目,工作人员24小时在线回应群众,解答群众提问,指引群众依法逐级反映问题。同时也要具备自动反馈功能,自动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电子信箱等渠道向信访人反馈信访事项登记办理情况。
另外还要建设好视频接访平台、来访群众现场自助服务平台和电话热线平台等。
上面这些平台都要植入到阳光信访大系统中,与大系统互联互通,依托大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公开透明。
其次,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杀菌消毒,抓阳光信访就要强化阳光信访中的“紫外线”,即依托阳光信访系统对信访事项办理全过程,进行实时督责、考责、评责,确保工作高质高效,消除懒政、怠政。
我在督查处11年、在联席办日常工作组8年,期间一百多次跟随领导到基层督责问责,深感督责问责是推动责任落实的关键环节。但是,实地督责耗时费力,普遍性和时效性较差。阳光信访可以用新技术、新方法对信访事项办理工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督责问责,使督责问责工作得到升华。
一是依托阳光信访系统实时督责。在系统中设置信访事项“在办件监控”和“短信预警”功能,实时掌握办理进度:对“即将到期”的信访事项及时向责任单位发送预警信息;对于超期未办结的信访事项,自动提示启动问责程序。
二是依托阳光信访系统定期考责。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复查复核率等核心业务指标由系统自动生成,在系统内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排名,通过督进度、晒成效,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抓系统应用和规范化办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是依托阳光信访系统实时评责。健全群众满意度评价功能,完善自动回访核查功能,自动收集群众反馈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信访部门和责任单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第三,阳光滋养万物,抓阳光信访就要抓好服务领导环节,让领导决策惠及人民群众。
在综合处9年的工作时间内,我深深感到信访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让领导决策更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群众。阳光信访要实现线上线下“人在干、案在转、数在算”,智能统计分析系统,采用大数据、定制图表技术,自动对信访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随时生成分析报告,并通过领导桌面系统,直接连通到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办公电脑和手机上,方便各级领导实时掌握本地本单位诸如群众来信、集体上访、热点问题等信访数据情况,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汇集意见建议,分析稳定风险,评估政策得失,排查矛盾隐患,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同志们,当今社会已进入云计算、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智能手机进入千家万户,阳光信访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群众信访工作就是我们信访干部“甜蜜的事业”,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局党组周围,携手前进,让群众信访工作充满阳光!让信访群众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