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重点工作

“阳光信访”大家谈之刘学敏:以信息化助推阳光信访再上新台阶

时间:2016-10-25 来源:

马云讲:信息化已经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生产力,变为社会发展与创新的支撑。我们正在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能源时代,这个时代核心资源已经不是石油,而是数据。计算能力将会成为一种生产能力,而数据将会成为最大的生产资料,会成为像水、电、石油一样的公共资源。如果IT时代诞生的是制造,DT时代诞生的是创造;IT时代诞生的是知识,DT时代人类将迈入智慧时代。我们应积极面对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必须适应这种变革。

当前,我们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正是主动适应这种生产力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局按照国家信访局的要求和部署,在2014年起逐步开展了阳光信访系统的建设。尤其是在张秘书长来到后,我局积极调整阳光信访思路,在“互联网+信访”上面做文章、发劲使力,使我省阳光信访建设走上了更高、更远的台阶。

下面,我就结合张秘书长近期的指示精神,从信息化角度谈一下如何以信息化来推进我省阳光信访再上新台阶。

一、建好一个平台。围绕“可跟踪、可查询、可督办、可评价”的阳光信访基本要求,建好我省信访信息系统这个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信访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再造,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处理过程透明化、统计分析智能化,实现信息数据的自动采集、汇总和分析,实现业务流、信息流、管理流的有机融合。

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对所有信访形式的全覆盖,实现对整个信访工作过程的全覆盖,实现对信访工作范围的全覆盖。

通过这个平台,实现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腿,最大限度地降低群众的信访成本,实现信访问题的及时就地合理解决,实现信访工作效能大的提升。

通过这个平台建设,实现信访事项处理过程的公开透明,实现群众看得见、查得到、评得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实现信访工作的公开、公平、公信。

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归类汇总、统计分析,实现数据分析模型的智能化、数字化、图表化,实现信访分析研判的精准化。

二、挖掘三套数据。充分利用最新的大数据挖掘技术,一是挖掘领导桌面系统数据,二是挖掘统计分析系统数据,三是挖掘智能考核系统数据。

通过建设领导桌面系统,采用大数据挖掘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统计专题地图和定制图表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反映全省信访动态,领导同志点点鼠标、动动手指,摸摸屏幕就可以通过电脑、手机、Pad方便的调阅信访数据,查看信访形势,了解群众诉求分析,判断预测趋势走向,及时作出科学、合理决策。

通过建设统计分析系统,深层挖掘平台数据,建立智能化、数字化、图表化的数据分析模型,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调取系统各类表格,生成日常所需各类报表、图样,能够及时研判信访形势,生成各类分析报告,能够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有针对性、预见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提升信访部门服务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建设智能考核系统,提取系统内信访件办理信息,对系统内生成及时受利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案件公开率、积案化解率等数据,设置评分权重、分值等条件,自动生成考核成绩。使我局的年度地方政府信访责任制考核有“据”可依。

三、打造6个入口。依照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原则,打造网上信访、微信、APP、电话、短信、自助终端等6个入口,进一步畅通和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让群众能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以不同方式反映自己的诉求。

以领导信箱为主导,打造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网上投诉平台;以“河南省信访局”微信公众号为主导,开发微网站,打造微信投诉平台;以安卓系统平台为重点,开发安卓版、苹果版的手机信访APP;以市、县两级为重点,着力推广电话信访、短信信访,打造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异构系统的对接;以接访场所为重点,着力推广自助终端系统,实现信访人凭身份证简单操作就可以提交诉求、查询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

    四、推动7项公开。把网上公开作为基本形式,在局互联网门户网站开辟专门板块,公开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案件公开率、积案化解率,公开督查案件办理情况,以公开来促进信访件的办理,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公信,推动相关地方和单位落实工作责任,维护正常信访秩序,促进信访工作公开透明高效,打造真正的“阳光信访”。

责任编辑: